順著節氣養生((驚蟄.復甦))

萬物甦醒的時節,春雷喚醒渴望健康的能量。練習八分飽,讓身體在清淡的飲食中逐步甦醒,為一年之初打下健康好基石。

節氣諺語:未到驚蟄雷先叫,四十九日暗天門。

驚蟄,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,在每年35-7日,太陽黃經為345度。此時萬物復甦,是春暖花開的季節,同時卻也是各種傳染病好發的季節。驚蟄到來後,氣溫逐漸升高,泥土中過冬的小動物被萌動的春雷震醒,開始出來活動。

 

節養生應順乎陽氣的生發

從飲食方面來看,驚蟄時節飲食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的清淡食物,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。

建議可多食:鴨血、菠菜、蘆薈、白蘿蔔、苦瓜、木耳菜、芹菜、油菜、山藥、蓮子、銀耳、雞、蛋、牛奶等食物。

 

《黃帝內經》曰:"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行,廣步於庭,披髮緩行,以便生志。"其意是,春季萬物復甦,應該晚睡早起,散步緩行,可以使精神愉悅、身體健康。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礎要點。

 

驚蟄時節,乍暖還寒,氣候比較乾燥,很容易使人口乾。生梨性寒味甘,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。梨的吃法很多,比如生食、蒸、榨汁、烤或者煮水,特別是冰糖蒸梨最為人所知,製作簡單方便,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